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顯微成像技術進行創新性科學研究的能力,激發研究生的科研興趣,提升科研實踐中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顯微成像技術在多學科交叉和研究領域的應用和人才培養,也為我校研究生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經研究決定舉辦2020年南通大學研究生顯微成像科研創新實踐大賽—研究生學術論壇活動。同時為“2020年全國大學生微結構攝影大賽”和“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醫學顯微成像科研創新實踐大賽”選拔優秀作品。本次大賽為南通大學第十四屆研究生學術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由研究生院主辦,特種醫學研究院承辦?,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鏡觀微世界
二、參賽對象
全校在讀醫藥專業研究生(醫學院、藥學院、生科院、公共衛生學院、特種醫學研究院、各附屬醫院)。
三、參賽作品要求
本次大賽要求研究生以電子海報形式投稿,參賽作品格式包括pdf、tiff、jpeg、eps,尺寸為1.8米x 1.2米,文件大小不超過10M。
參賽作品標題不超過20個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海報包括四部分:實驗目的、實驗流程、實驗結果、創新性總結,內容覆蓋實驗設計、樣品準備、圖像采集、數據處理等方面進行作品準備,作品須為使用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超聲、CT或者核磁等拍攝得到的圖片或視頻,拍攝對象為生物樣品和人。拍攝儀器品牌不限,作品處理軟件不限。
一人不超過2篇作品。
四、參賽方式
個人報名參加,每個作品由本人獨立完成,指導老師不超過2人。
五、賽程安排
1.報名和選拔(8月-9月)。研究生以海報形式從實驗設計、樣品制備、圖像采集、數據處理等四個方面進行作品準備。大賽會務組省查和整理參賽作品后,由專家組成員篩選合格的作品參與決賽。
2.決賽和頒獎(10月10日)。選手進行3分鐘現場陳述,大賽專家組將對選手作品現場打分評出優勝獎,大眾評審投票產生最佳人氣獎。
3.成績公示(10月12日)。
六、評審標準
專家評審均按以下標準進行打分,排出名次,計算權重。
1) 創新性:實驗設計、樣品制備、圖像采集、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創新性。
2) 科學性:研究工作和內容的重要性,圖片表征信息的豐富性等。作品的后期處理應以尊重科學事實為基礎,作品內容不會讓大眾對拍攝對象的認知造成誤解??蒲袌D片質量以能在專業期刊上發表為準。
3) 技術性:樣品制備的難度,成像技術的難度,后期數據處理的復雜程度和技巧性等。
4) 藝術性:在滿足前三項前提下,取圖完整性、巧妙性、圖像質量和藝術性等。
專家評委根據評選標準對選手的創新性、科學性、技術性和藝術性分別進行打分(0-10分),評委評分總分=創新性得分×0.4+科學性得分×0.3+技術性得分×0.2+藝術性得分×0.1。
七、獎項設置
按照總分排名評選出優勝獎(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8名,參與獎若干),以及最佳人氣獎2名,頒發證書和獎品。并推薦優秀作品參加“2020年全國大學生微結構攝影大賽”和“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醫學顯微成像科研創新實踐大賽”。
八、作品報送及聯系方式
參賽作品請發送至zhouxin0409@ntu.edu.cn
聯系人:周老師 聯系電話:0513-55003375
南通大學研究生院
2020年7月31日